close

工商時報    E4/經營知識           2008/05/19
《自我管理》抓準人生意義 看清自己的價值所在

【馮仁厚】
  能夠快速有效的認知自己,是透過自己認為的同類人來做「同類互比」,而得
到對自己的了解。然而,在快速變化與快速發展的時代中,比較的基礎也隨著快速
變化,如果用了錯誤的比較基礎,則很容易造成自己的迷失。

  蘇格拉底的名言:「認識自己是美德。」

  在這知識經濟的時代,認識自己及善用自己的「寶貝資產」,並使它成為核心
專長,是個人成就自己與貢獻社會的根本。對企業而言,認識自己及善用自己的
「寶貝資產」,是企業創造優勢競爭力的根源。
 
  認識自己是美德

  然而,你認識自己嗎?你知道自己最寶貴的資產是甚麼嗎?你的夥伴認識他自
己最寶貴的資產是甚麼嗎?你的組織或團隊認識自己最寶貴的資產又是甚麼?身為
領導者的你,要如何啟發他們的認知與發展?

  如果,你還沒有肯定的答案,從故事寓言中的探索,也許會有新發現。

  在山邊的小鎮,住著一位老人,一生貧困、孤苦無依,只有依靠伐木維持生活
,唯一的財產就是跟隨他幾十年的斧頭。

  有一天,一位從外地來的商人,無意間看見這位老人的斧頭,眼睛忽然間一亮
,看出這把斧頭乃是世間難得的寶物。很可惜的是,這把斧頭輩老人拿去劈薪砍材
,已經磨損了一大半。儘管如此,這位商人還是對老人說:「老伯伯,你這把手中
的斧頭能不能賣給我?」

  「別開玩笑了,這把斧頭是我吃飯的傢伙,我要用它伐木劈材,維持三餐呀。
」老人很快的回答說:「如果賣給你了,那我下半輩子要靠甚麼吃飯?」

  商人堅持的說:「那我用一百匹的錦緞和你交換,好嗎?」老人以為這年輕人
與他開玩笑,心理很不舒服,就不搭理他。而商人卻以為開出的價碼還不夠,就繼
續追加:「老伯伯,你是不是嫌我給的太少了?那我就付給你兩百匹吧。」

  老人聽了很生氣的對年輕商人說:「我現在正在忙著,你卻在這裡糾纏浪費我
的時間。既然是跟我開玩笑,何必在這裡浪費這麼多時間呢?」商人看見這老人如
此的不高興,以為所開的價格還不夠,就馬上改口說:「那五百匹!五百匹好嗎?」

  年輕人用認真的態度繼續堅持著,老人卻突然憂傷的哭起來了。「老伯,你不
要再哭了。」商人以為這老人捨不得賣斧頭,就安慰他說:「如果這樣還不夠的話
,我再加到一千匹好啦。」

  老人聽了,更傷心的哭著說:「太多了,實在太多了!只是這幾十年來,我竟
然不知道寶物在我手中,還用它每天伐木砍材,使這麼寶貴的東西磨損了大半截,
叫我怎麼不傷心呢?」

  誠然,自己手邊的寶物,居然用了幾十年來砍材,還不認識它是寶物,還損耗
了大半,怎麼不會傷心難過呢!問題是,山居的老人怎麼會知道自己手中的斧頭是
不是寶物呢?如果沒有商人願意以一千匹錦緞來換它,怎麼顯得出這把斧頭的價值
呢?

  確認自己在團隊中的地位

  透過交換、交易來讓物品或服務的價值彰顯,就是市場經濟的貢獻,這也是商
業對社會產生巨大貢獻之所在。忽略了商業在交易上所產生的間接貢獻,就會如同
當年世界第一個海上霸權-葡萄牙及西班牙,他們的貴族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,而
將各國的商人趕出葡萄牙及西班牙,結果商業交易被切斷了,也中止了市場經濟的
貢獻,而造成兩個大國日後的沒落。

  商業交易的產生,是在尋找相等的比較利益,以作交換。不管是農產品、工業
產品、或者是服務,都是透過比較之後發現了相等的比較利益,才會有交易產生。
因此,市場經濟的本質,就是以利他為手段,來達成利己的目的。企業經營所關注
的焦點,是顧客的需要與顧客的滿意(利他),唯有能夠尋找及創造顧客,企業才
能創造交易,也才能持續的發展下去(利己)。

  在物品、工具、能力、資源上,都可以透過市場產生的比較利益來認知其價值
。但是,在認識自己的旅程上,許多時候,我們並沒有客觀的信息和有效的方法,
來了解自己的現狀。在缺乏客觀信息和有效方法的時候,我們也會採取類似市場交
易取得比較利益的方法,找尋自己認為的同類人來做比較,透過「同類互比」的行
為,來確認自己的現狀以及在社會(團隊)中的位置。尤其,當人們到了一個陌生
的地方或陌生的情境,一定會先觀察當地人們的行為,然後自己才跟進。

  透過比較來了解自己,是一種快速有效的方式,同時也往往是造成迷失自己的
關鍵。能夠快速有效的認知自己,是透過自己認為的同類人來做「同類互比」,而
得到對自己的了解。然而,在快速變化與快速發展的時代中,比較的基礎也隨著快
速變化,如果用了錯誤的比較基礎,則很容易造成自己的迷失。如果,你心中一直
有著比不上人的苦悶,生活上壓力倍增,或者是在快速變化中,不知道自己那麼累
、那麼忙,是在為何而戰,這時候就需要警覺,是否自己因為錯誤的比較,而導致
自己的迷失了。

  創造自己獨特的社會貢獻

  因此,要認識自己、了解自己,以創造自己的獨特價值與對社會的貢獻,首要
的關鍵,不是先開始比較,而是「接納自己的現狀」。只有完完全全的接納自己的
現狀,高興的、憤怒的;高的、矮的、胖的、瘦的;喜歡的、不喜歡的…,完全的
接納與肯定自己的存在,才有可能看清楚自己的現狀,了解「我就是我」。接納與
肯定自己的存在(being),這是了解自己的第一步。

  在接納與肯定「我是我」之後,自己的心情與心境,才能從外在環境快速變化
的干擾中,逐漸沉澱下來。有了安定沉靜的心,才能在變化的外在世界中,發現對
自己而言「什麼是最有意義的」。找到人生中最有意義的,就如同人生有了北極星
,照亮著發展自己獨特成就與發揮人生價值的方向與路徑。

  有了北極星,自我探索、了解自己的旅程才得以展開。因為,有了人生的意義
,就有了與外在世界做同類互比的軸心,得以尋找在這人生意義之下,有哪些人們
、事物、行為,是可以幫助自己實現人生意義的,這樣才能把自己人生的主動權,
拿回自己的手中,也才成為獨立自主的個人。有了清晰的人生意義,才能看清自己
的價值所在,發掘自己獨特的特質與能力,來進行市場交易本質的實踐,「以利他
為手段,來達成利己的目的」。

  創新創意,需要市場比較利益的考驗,才會知道其價值所在。人們的特質與能
力,也需要透過所做出的貢獻,由市場來認知其價值所在。故事中的老人,由於缺
乏市場的客觀訊息,不知道自己手上的斧頭是寶物;相對的,有許多時候是與那山
居老人剛好相反,有人會敝帚自珍的認為自己所擁有的都是寶物,卻不知它在市場
上沒有交易價值的,因而誤人誤己。

  透過市場價值比較考驗自己

  因此,透過交易、交換的市場價值的考驗,創造同類互比來交換比較利益,不
僅是市場經濟的基礎,也是人們認清自己的基礎。只是,人們在了解自己、發展自
己的過程中,要做的是主動開發自己的市場,而不是被市場的外在變化拖著走。是
透過自己的人生意義,來創造自己獨特能力與特質的交易市場,這才是發揮自己的
主動權,成為獨立自主的成熟個人之道。

  蘇格拉底說過:「沒有經過反思的人生,是沒有意義的人生。」在了解自己、
開創自己人生的路途上,所需要的反思,有以下幾端:

  1.你能接納現在的自己嗎?能夠完完全全的肯定自己現在的存在嗎?

  2.對你而言,什麼是最有意義的?你的人生意義是甚麼?

  3.你自己的獨特能力與特質,在甚麼地方可以創造出價值?如何創造屬你自己的
交易市場(舞台),演出你獨特而有意義的人生?(作者為群仁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
、中華企業研究院研究員)(本文與第 37期創業‧創新‧育成雙月刊同步刊出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wschen 的頭像
    awschen

    這是個什麼都算小事的世界

    aws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